2017年第33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可操作的地震预测(OEF)国际研究动态综述
    毕金孟 蒋长胜
    2017, 33(1):1-13.
    [摘要](2160) [HTML](610) [PDF 441.66 K](2847)
    摘要:
    对目前国际上正持续开展的“可操作的地震预测”的研究动态,从主要关注的领域、“概率增益”概念的引入、混合模型研发及其在地震减灾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由于OEF是在全球“地震可预测性合作研究”计划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具有重要的地震预测模型研发的技术基础以及解决地震减灾决策实际问题的实践基础,因此,相关研究动态和技术思路对我国的地震预测预报工作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2  模板匹配滤波技术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李璐 王宝善 侯金欣
    2017, 33(1):14-22.
    [摘要](2351) [HTML](698) [PDF 2.29 M](3391)
    摘要:
    模板匹配滤波技术(Matched Filter Technique,MFT)是一种近几年发展迅速的可用于检测遗漏信号的算法,在图像识别、行星探测等众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在地震学中,该技术通过扫描连续波形找出模板事件附近发生的、与模板事件相关性较好的遗漏地震事件,可用于完善地震目录,实现对地震活动性以及区域应力状态的更好刻画。本文综述了模板匹配滤波技术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首先概述基本原理,其次介绍该方法用于探测各类地震事件的实例,包括前震和余震、远程动态触发地震、诱发地震和非火山震颤等,最后展望了用于提高算法效率及探测精度的一些改进方法。
    3  景谷6.6级、鲁甸6.5级地震序列应力降变化对比研究
    周少辉 蒋海昆
    2017, 33(1):23-37.
    [摘要](2197) [HTML](606) [PDF 5.88 M](2658)
    摘要:
    利用云南2014年10月7日景谷6.6级、8月3日鲁甸6.5级地震序列的波形与震相资料,消除区域地震波衰减与台站场地响应后,计算得到2次地震序列的应力降。结果显示,在研究所涉及的震级范围内,应力降呈现随震级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为尽可能消除震级对应力降的影响,对比了相同震级档地震的应力降,结果显示,景谷地震序列的平均应力降明显高于鲁甸地震,这可能与2次6.5级左右地震后震源区的应力状态有关。从序列余震应力降的时、空变化对比来看,景谷6.6级地震后至2014年12月6日5.8、5.9级强余震发生前,应力降变化呈现先缓慢下降、进而转折升高并持续高值的变化过程;同时,高应力降地震在空间上主要集中于5.8级强余震区域。这表明,主震发生后经过一个较短期的调整之后,5.8级强余震震源区的应力环境可能持续增强。5.8、5.9级强余震发生后,地震序列应力降快速下降至相对稳定状态。研究表明,2次6级左右强余震发生后,震源附近区域应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应力环境降低,地震序列活动也趋于结束。对于后续没有强余震发生的鲁甸地震序列,余震应力降小于景谷地震序列相同震级档地震的平均应力降,同时,主震后余震序列的应力降在时间上几乎未发生太大的变化;结合主震能量释放特点推测,震源区的应力在主震破裂过程中已得到较多的释放,主震后震源区应力变化呈现逐渐恢复的过程,这可能是鲁甸地震余震活动明显较弱,后续亦未有较强余震发生的原因之一。
    4  郯庐断裂带淮河南到女山湖段晚第四纪以来的新活动
    姚大全 郑海刚 赵朋 杨源源 王行舟 缪鹏 陶月朝 方震 李军辉 王俊 汪小励
    2017, 33(1):38-45.
    [摘要](1963) [HTML](473) [PDF 6.16 M](2297)
    摘要:
    以郯庐断裂带淮河南到女山湖段晚第四纪以来是否具有新活动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遥感影像资料解译及地表反复调查,选择构造地貌显著地段开挖探槽,识别和记录其变形形态,分析其活动习性,定向采集新活动变形物质,在保持原态基础上磨制定向薄片,并进行微观构造分析论证。研究表明,断裂沿线线状构造地貌清晰,横跨断裂带的3个探槽均揭示出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痕迹,断裂最新错断了晚更新世-全新世地层;滑移方式多表现为粘滑,典型表现为断层陡坎、楔状堆积、断层和充填裂缝等,总体显示为脆性高速变形特征,属于史前地震遗迹。上述认识部分得到微观分析证实。文中还初步探讨了淮河南北郯庐断裂最新活动特征的异同点及其可能的原因。
    5  汶川地震前后太原盆地应力场变化特征研究
    张淑亮 刘瑞春 王霞
    2017, 33(1):46-55.
    [摘要](1889) [HTML](342) [PDF 4.50 M](3057)
    摘要:
    利用小震震源机制解、地震视应力、GPS测量结果等资料,对汶川地震前后太原盆地应力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对太原盆地构造应力场的影响较为显著,不仅改变了应力场的方向,也改变了应力值的大小;应力场特征由震前NNE-SSW向拉张应力的局部小区域应力场为主,转为震后NEE-SWW向挤压应力为主且接近华北地区应力场。该变化态势有利于局部应变能积累,因而可能是太原盆地中小地震活跃的诱发因素。
    6  各类抗震设计规范对设计地震动时程规定的对比分析
    王珊 张郁山
    2017, 33(1):56-67.
    [摘要](1556) [HTML](2395) [PDF 1.73 M](4057)
    摘要:
    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各类抗震设计规范和导则中关于设计地震动时程方面的规定。分别从时程分析范围、时程组数以及天然时程所占比例、设计地震动时程的峰值和反应谱特性、设计地震动时程的持时特性以及设计地震动时程的相关性等5个方面,对比了不同行业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地震动时程相关规定的异同。以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例,给出了满足相关要求的设计地震动时程,并针对设计地震动时程确定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我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设计反应的确定谱提供参考。
    7  M5'模型树算法和无人机航拍影像在震后崩塌滑坡分析中的应用——以鲁甸MS6.5地震为例
    王伟平 杨建思 高瑜 徐志强 姜旭东 郑钰 彭朝勇
    2017, 33(1):68-80.
    [摘要](1632) [HTML](445) [PDF 5.86 M](2717)
    摘要:
    利用高分辨率无人机航拍影像,结合基本地质资料,分析了影响2014年 8月3日鲁甸MS6.5地震震后崩塌滑坡分布的主要因素,使用M5'模型树算法建立了崩塌滑坡密度与其影响因子间的分段线性模型,并检验了该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分布受断层距、岩土体结构强度、坡度、植被条件等的影响,其中,断层距、岩土体结构强度及坡度等为主要影响因素;崩塌滑坡易发生在结构破裂区及坡度为38°~50°的区域,其分布密度随断层距的增加而减小;利用M5'模型树算法建立的模型体现出崩塌滑坡分布与其影响因子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检验结果显示,理论模型与实际关联函数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88,因此,可利用该模型预测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的分布。
    8  新疆皮山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李文倩 魏斌 何金刚 张振斌 朱皓清
    2017, 33(1):81-90.
    [摘要](1789) [HTML](721) [PDF 1.50 M](2460)
    摘要:
    利用2015年7月3日皮山MS6.5地震序列的波形资料,采用微遗传算法反演得到震源区的5个介质参数,即应力降Δσ为75.95bars,品质因子Q0为186.33,η值为0.26,几何衰减分段点R1为72.18km,R2为139.70km;并由此计算得到的傅氏谱再配合随机相位谱,进而得到地震动时程,建立了震源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由于缺乏强震记录,本文还收集了2008年10月5日乌恰MS6.9地震、2008年10月6日阿克陶MS6.2地震、2012年3月9日洛浦MS6.0地震的强震数据,将计算结果与经验性衰减关系以及3次强震记录进行比较后发现,皮山地震、洛浦地震的强震数据普遍高于经验性衰减关系,乌恰地震的强震数据与俞言祥等文中的衰减关系吻合较好,在远场低于本文的计算结果。
    9  宁夏及邻区MS ≥ 5.0地震的前震和广义前震特征分析
    任雪梅 焦德成 蔡新华
    2017, 33(1):91-100.
    [摘要](1767) [HTML](323) [PDF 2.56 M](2014)
    摘要:
    通过对宁夏及邻区1970~2015年14次MS≥5.0地震前的中短期弱震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该区域MS≥5.0地震的前震、广义前震特征,具体研究了空区、条带、信号地震和前兆地震等的时空特征,分析了各种异常的地震预测指示意义,并给出了宁夏及邻区直接前震的识别与判定标准。此外,还分析了内蒙古1976年9月23日巴音木仁MS6.2地震前与2015年4月15日阿拉善左旗MS5.8地震前弱震活动特征间的差异。
    10  都兰台深井地温的同震变化研究
    李滔 宋秀青 王秋宁
    2017, 33(1):101-111.
    [摘要](1732) [HTML](333) [PDF 3.32 M](1922)
    摘要:
    通过对2013年6月1日以来全球MS≥7.0、国内MS≥5.0地震时都兰台深井地温观测数据的变化进行研究发现,8次中强以上地震时有明显的同震变化反应。其中,地温同震变化的幅度与地震波的最大振幅,特别是与水平向合成最大振幅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地温同震变化的形态与地震发生所处的构造位置有关,当地震与井孔所处位置有直接的构造联系且震级较大时,同震变化形态为下降-转平,其他地区的地震则为下降-回升形态。同时,对地温的同震变化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地温的同震变化可能是由地震波携带的能量引起井孔周边热力场变化所致。
    11  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刘春国 李正媛 吕品姬 叶青 张素琴 韦进 唐磊
    2017, 33(1):112-121.
    [摘要](1874) [HTML](737) [PDF 976.41 K](2580)
    摘要: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地震前兆台网的管理水平,对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进行快速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现有各学科评比办法的基础上,开展了台网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研究。通过研究获得了1套包含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噪声水平、固体潮汐效应、一致性等多方面的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规范化处理与加权平均等方法建立起台网数据质量评价方法。应用分析显示,评价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台网的数据质量实际状况。
    12  地表点电流对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
    张国苓 王庆林 乔子云 贾立峰 张素欣
    2017, 33(1):122-128.
    [摘要](1767) [HTML](496) [PDF 1.25 M](2094)
    摘要:
    将地电阻率台站地下介质简化为水平层状均匀介质模型,以点电流模拟地表干扰电流源,针对对称四极观测装置,计算干扰源电流增减及位置变化对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电阻率的受干扰程度取决于地表干扰点电流的大小、在测区的方位及距中心点的距离。
    13  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遥感特征分析
    郑颖平 方良好 疏鹏 路硕
    2017, 33(1):129-140.
    [摘要](1919) [HTML](907) [PDF 13.72 M](2310)
    摘要:
    利用ETM+、KH卫星影像资料,对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开展详细的遥感解译工作,分析其构造地貌及几何展布,并结合现场地质调查加以验证。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的4条主干断裂在遥感影像中均有表现;西支2条断裂北段明显,南段隐伏,断层沿线发育串珠状湖泊、断塞塘、线性陡坎、弧形等构造;东支2条断裂全段影像线性特征均明显,断层通过处地形凹槽带、线性陡坎、刀砍状断层崖等地貌特征极为发育;野外调查发现,在线性影像特征较明显的地方,断层破碎带均发育,有的宽达几十米,且性质变化明显,该段具有多期多次复杂活动特征。综合遥感解译及现场调查研究认为,本文获得了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构造地貌特征及地表几何分布,为该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14  2016年5月22日辽宁朝阳4.6级地震震源机制和震源深度研究
    张帆 韩晓明 郝美仙 李娟
    2017, 33(1):141-153.
    [摘要](1879) [HTML](745) [PDF 4.58 M](2464)
    摘要:
    2016年5月22日17时08分,辽宁朝阳县发生M4.6地震。本文利用P波初动、TDMT、CAP等方法研究该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利用CAP、PTD、sPn-Pn等方法测定震源深度。结果表明,3种方法计算震源机制解所得结果一致,CAP、PTD、sPn-Pn等方法测定的深度结果接近。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09~2016年发生在震源区域的地震重新定位,结合模拟退火算法和高斯牛顿算法拟合得到小地震分布的走向和倾角。根据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小地震分布特征和震源区域的构造特征等判断,发震构造断裂走向为NEE,倾角接近垂直,主压应力方向为NNW向,震源机制为正断类型,并带有较小的左旋分量。
    15  基于震例的测震学异常辅助判定系统
    黄金刚 薛艳 宋美琴 周龙泉 易桂喜 吕坚 张致伟 任枭 韩立波 郑建常
    2017, 33(1):154-165.
    [摘要](1614) [HTML](422) [PDF 5.79 M](1872)
    摘要:
    基于《中国震例(1966-2012)》涉及到的266次震例资料,建立了具有开放性的异常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包含了在地震前普遍存在的可量化统计的11项(地震条带、空区、平静、b值、前震、频度、震群、震情窗口、波速比、视应力与震源机制解一致性)测震学异常信息。采用轻量化的GIS平台编制了“基于震例的测震学异常辅助判定系统”,该系统具有3大功能:①查询功能。查询11项异常的定义、基本原理、适用范围、主要参考文献等信息;查询在某次震例前某个异常的图件;查询关于11项异常的重要研究成果图件;查询完整的《中国震例》PDF版;查询190余篇与11项异常相关的研究论文PDF版。②统计与绘图功能。统计并绘制包括中国大陆、省界、构造分区及自定义多边形、矩形等不同区域内所有震例前出现的11项异常信息与主震震级、发震时间与地点间的统计关系图。③存储功能。可将图件保存到目标文件夹。该系统为地震预测人员开展测震学异常判定及预测指标提取等工作提供了辅助决策平台。
    16  甘肃岷县MS6.6地震前天体引潮力与OLR异常间关系的研究
    魏志恒 康春丽 马未宇
    2017, 33(1):166-171.
    [摘要](1653) [HTML](332) [PDF 1.89 M](1927)
    摘要:
    分析甘肃岷县MS6.6地震前后潮汐变化发现,发震时刻引潮力处于最低相位点,显示引潮力的诱震属于典型逆冲断层作用类型。以潮汐周期为时间指示,利用NOAA卫星地面长波辐射(OLR)数据,分析震中及其邻近区域(30°~40°N,90°~110°E)地震前后(7月17~25日)地面长波辐射值的连续变化状况,结果显示,震前仅震中及其相关联断裂附近OLR发生了显著且连续的异常变化,在时间上经历了起始增温-异常加强-峰值-衰减-发震-平静的演化过程;在空间上异常区域覆盖震中,与汶川地震引发的应变积累正影响区之南北地震带北段基本吻合;在形态演化上,表现出沿断裂带分散-汇聚-分散的破裂过程,并与岩石应力加载破裂的初始微动破裂-扩张破裂-应力闭锁-地震爆发-恢复平静阶段的力学过程完全吻合。这可能预示该地震发震前后天体引潮力对处于临界状态的活动断层具有诱发作用以及长波辐射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对地震构造应力应变过程辐射进行表征。
    17  国际地震预警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张晋辉 龙海云
    2017, 33(1):172-179.
    [摘要](1781) [HTML](432) [PDF 2.52 M](2543)
    摘要:
    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地震预警的文献数据,使用Web of Science的数据分析功能和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地震预警领域的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地震预警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以期为相关机构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18  2016年震情述评
    宋金 李智超 姜祥华 臧阳 杨文 姚琪 史海霞 韩颜颜 孟令媛 周龙泉
    2017, 33(1):180-189.
    [摘要](1544) [HTML](543) [PDF 8.68 M](2330)
    摘要: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地震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