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37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i>M</i><sub>S</sub>7.4地震专题
    • 四川地震预警网外玛多7.4级地震预警分析研究

      2021, 37(3):551-563.

      摘要 (619) HTML (300) PDF 4.66 M (8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1年5月22日2时4分青海省玛多县发生M7.4地震。四川地震预警台网成功地处理并产出了本次地震预警结果。本文针对四川地震预警系统产出的8次地震预警处理结果及预警减灾效能进行了分析。此次地震震中距四川地震预警网55km,首台触发后12.19s发布首次预警处理结果,前5次预警处理结果用时距离首台触发时间均小于35s。与正式地震目录对比,第1次预警处理结果震中位置偏差为17.1km,震级偏差为-1.8,盲区半径为121km。随着参与计算台站数量增多,震中位置偏差和震级偏差不断减小,盲区半径不断增大。由于地震破裂时间长和台站限幅等原因,8次预警震级均偏小。本次地震预警的有效获益区为震中距121~324km的环形区域,此区域内减灾效能显著。本次地震预警结果表明,四川地震预警系统在本次地震中预警产出效果较好,对于网外大地震预警有重要参考意义。

    • 3种钻孔应变仪记录的玛多MS7.4地震同震响应特征对比分析

      2021, 37(3):564-573.

      摘要 (524) HTML (300) PDF 4.66 M (8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S7.4地震,采用3种型号的钻孔应变仪观测到的应变资料对比分析同震应变波,结果表明3种仪器记录同震的初动时间、波动幅度和持续时间等存在一定差别:在震中距相当的情况下,TJ型体应变仪和RZB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存在波动幅度变化小、持续时间短的问题,难以从背景变化中区分同震响应,影响钻孔仪器同震规律研究;YRY-4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波动幅度变化大,持续时间长,在映震效果上表现较为突出。

    • 2021年青海玛多MS7.4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特征分析

      2021, 37(3):574-585.

      摘要 (663) HTML (339) PDF 4.12 M (8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震地下流体在地震预测研究与震情跟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S7.4地震前震中附近地下流体观测资料及异常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震前预测过程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表明,玛多MS7.4地震震中距500km范围内存在5项异常,其中4项为短期异常,主要出现在震前2~3个月。异常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主要位于玛多MS7.4地震震中的东北部和西南部,整体呈现出由外围向震中收缩的迁移特征,且玛多MS7.4地震和2010年青海玉树MS7.1地震在异常特征和应力加载作用方面具有较好的相似性。研究结果为地震监测能力较低地区积累了震例资料,对于提升强震地下流体前兆异常认识及未来震情趋势判定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地震应急灾情决策服务技术研究专题
    • 基于多源灾情数据的地震灾害损失实时动态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

      2021, 37(3):586-598.

      摘要 (502) HTML (1165) PDF 3.71 M (8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由于基础数据更新不及时,其评估结果准确性较差;随着灾情获取手段的不断丰富完善,利用地震现场实时获取的多源灾情信息,能够实现地震灾害损失实时动态评估。本文通过系统架构、业务功能、业务流程等设计,完成了多源灾情数据的地震灾害损失实时动态评估原型系统的研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助于震后政府部门实时动态地了解和掌握建筑物破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关键灾情信息,能更好地服务于抗震救灾工作。

    • 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地形影响因素分析

      2021, 37(3):599-609.

      摘要 (775) HTML (1046) PDF 4.07 M (18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1990—2020年地震灾害损失(包括经济损失、人员死亡和人员受伤)数据,分析了过去30年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损失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常规标准化方法分析了1990—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经济损失的时间分布,认为地震灾害在过去30年间逐渐由人身安全威胁向经济财产威胁转变。通过整理分析2011—2020年各省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四川、云南、甘肃的抗震设防工作,提升其抵御灾害地震风险的能力;在中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应尤其关注地震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受伤情况。通过各省的提取地形坡度因素,采用地统计方法定量计算地震损失与地形坡度因素间的空间相关性系数,认为在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分析地震灾害的过程中,因震致死与地形的空间相关性不如经济损失和因震致伤高,结合过去30年地震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得出因震致死和因震致伤总体保持平稳,但经济损失急剧增长,且增长趋势越来越显著,这主要是由经济发展等社会人文因素导致。

    •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算法的地震经济损失快速评估研究

      2021, 37(3):610-619.

      摘要 (491) HTML (338) PDF 2.79 M (9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震经济损失快速评估是应急救灾的重要决策依据。本文选取了震级、极震区烈度、极震区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之差ΔI、人口密度、人均GDP等5个指标作为输入层节点,将地震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作为输出层节点,通过对1996—2013年的地震灾害损失资料进行训练和仿真分析,构建了Elman神经网络地震经济损失快速估计模型。运用该模型,对近年来的7个破坏性地震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结果和实际直接经济损失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方法为地震经济损失快速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地震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专题
    • 重大突发事件中提升志愿服务应急能力的现实思考

      2021, 37(3):620-632.

      摘要 (439) HTML (1447) PDF 956.26 K (7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志愿服务作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元素,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然而从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现状来看,无论是在质还是量上,志愿服务都难以满足应急工作的需要。通过对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的梳理和对灾区的实证调研,提出了重大突发事件中增强志愿服务应急法治能力建设,加强“平战结合”的专业建设能力,提升“互联网+”多方合作的联动协调能力,制定志愿服务应急的精准激励保障能力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对于改善重大突发事件中志愿服务应急能力困境具有一定的价值。

    • 社会救援力量业务的经费保障风险防控策略研究

      2021, 37(3):633-640.

      摘要 (413) HTML (655) PDF 406.38 K (6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会救援力量业务的经费保障对社会救援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基于社会救援力量业务的经费保障现状,研究了为什么要进行社会救援力量业务经费保障,剖析了社会救援力量经费保障的不同阶段(经费筹措管理、经费日常管理、经费支出管理及经费监督管理)遇到的风险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会救援力量业务的经费保障风险防控优化对策。研究表明,开展此项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社会救援力量业务的经费保障理论体系,也有助于社会救援力量的持续健康发展。

    • “地震预警”法律概念的构成及延展

      2021, 37(3):641-648.

      摘要 (408) HTML (271) PDF 360.03 K (7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震预警”法律概念是讨论和规范地震预警相关行为的基础,也是地震预警立法首先要明确的问题。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制定专门的地震预警法律法规,地方已经颁布的管理办法中对“地震预警”法律概念的规定也不完全一致。随着地震预警立法进程的不断推进,“地震预警”法律概念的确定和统一愈发重要和迫切。“地震预警”法律概念应涵括其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秉持完整规范、避免歧义的原则,将时间、空间、机理和影响等要素排列组合而成。为深入理解这一概念,本文还讨论了发布主体、预警客体、技术服务、法律责任等地震预警法律规范的基本内容。

    • >论文
    • 基于PCA的地震官方微博影响力评价研究

      2021, 37(3):649-658.

      摘要 (457) HTML (247) PDF 616.04 K (6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政务微博用户规模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微博作为地震部门传播平台,在地震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在充分考虑地震部门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对30个地震官方微博数据进行收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归纳出3种地震微博的主要影响指标,即服务力主成分、交互力主成分和创作力主成分,并由此构建出地震官方微博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各地震官方微博的主成分指标得分和影响力综合得分,最后根据得分情况对地震官方微博影响力提出了具可行性的提升策略。

    • 中国海域及邻区基于BP神经网络的矩震级转换模型

      2021, 37(3):659-670.

      摘要 (432) HTML (210) PDF 3.44 M (6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海域地震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形成严重威胁,开展相关地震活动性研究的重要前提是编译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目录。我国常用的震级标度为面波震级(MS),而国际上最新的地震活动模型多采用矩震级(MW),因此在应用这些模型时需要拟合面波震级与矩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本文以中国海域及邻区为研究区,收集了1988—2020年中国地震台网的面波震级和全球矩心矩张量(GCMT)项目的矩震级数据,从中提取年份、深度、经度、纬度、面波震级作为影响因子,以实际记录的矩震级值作为标记,训练BP神经网络建立以GCMT的矩震级为目标的震级转换模型。同时,使用最小二乘回归和正交回归建立线性模型作为对比。结果显示,最小二乘回归和正交回归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比BP神经网络高40%左右。此外,BP神经网络的残差绝对值更小、分布更集中。

    • 敖汉旗地区震群精定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2021, 37(3):671-680.

      摘要 (538) HTML (341) PDF 4.21 M (7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敖汉旗地区震群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内蒙古测震台网2018—2019年的震相观测报告,分别利用单纯型定位法、Hypo2000定位法和双差定位法对其进行重定位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双差方法的定位精度最高。根据双差方法定位结果,敖汉旗的震群在赤峰-开源断裂的南北两侧均有1个集中分布区,2个区域的震源深度范围均为4~12km;其中,73%的地震位于断裂北侧,震中位置沿NW-SE向呈条带状展布,延伸长度约6.8km,震源深度由西向东逐渐变深、由南向北逐渐变深再变浅;而断裂南侧的地震其震中位置聚集呈簇状,SN向最大扩展长度约0.98km,震源深度无明显沿EW或SN方向的变化特点。敖汉旗震群的精定位结果与对该序列地震空间分布特点的认识,可为该地区发震构造的研究与三维精细速度结构的建立提供更为精确的震源参数与参考依据。

    • 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在活动断层中的应用——以邯郸市活动断层探测为例

      2021, 37(3):681-694.

      摘要 (589) HTML (705) PDF 27.19 M (6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在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表明,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可以获取深度十米至几十米的浅层地层反射信号,且大部分反射剖面均可较清楚地揭示出浅部断层位置和断层特征,地震数据处理是准确识别近地表活动断层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资料分辨率和信噪比的有效途径。本文应用邯郸市活动断层浅层地震资料,运用多途径、分步骤的去噪技术和方法,压制干扰,极大地提高了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并对活动断层的典型剖面进行重点研究和验证。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统计学方法在地震统计中的应用

      2021, 37(3):695-703.

      摘要 (443) HTML (470) PDF 3.79 M (7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的地震统计学多局限于规则的统计范围,或是需要较多的人工干预,本文引入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统计学方法,将其应用于地震空间统计中,能够高效、快速地挖掘含有地理信息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文以川滇地区2019年发生的ML≥1.0地震数量的空间统计为例,详述了对地震数据进行空间统计的流程。统计结果表明,0.5°×0.5°是最适合该地震数据集空间统计的矩形范围,发生地震次数最多的区域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的威远-长宁地区,此外龙门山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交汇处、丽江-小金河断裂沿线以及滇南地区均为地震发生次数较高的区域。此外,还利用该方法计算了2015—2019年全国各省地震能量释放情况。结果显示在该时间段内,释放地震能量总量最多的省份为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次之,而台湾地区陆地区域、四川省、西藏自治区等地区具有较高的每万平方公里地震能量释放量和每万人地震能量承受量。并通过上述应用实例,探索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地震统计领域的初步应用。

    • 2018年宁强MS5.3地震前重力场变化特征分析

      2021, 37(3):704-716.

      摘要 (450) HTML (226) PDF 8.42 M (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陕甘川地区2016—2018年5期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分析了陕西宁强MS5.3地震前半年和1年尺度的重力场变化特征。同时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对宁强MS5.3地震震中区的布格重力异常进行1~4阶小波分解,并对1~4阶小波细节图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宁强MS5.3地震重力场呈现“正向变化—正向减弱—负向变化—负向减弱”演化过程,震前重力场呈现四象限分布特征,震中位于鞍部位置,符合走滑型地震特征;②布格重力异常2~3阶小波细节对宁强MS5.3地震孕震特征有较好的反映,对应的场源深度为10~15km,与本次地震震源深度11km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策克台井下宽频带地震计GL-S120B正弦波标定衰减因子的讨论

      2021, 37(3):717-727.

      摘要 (563) HTML (293) PDF 5.61 M (7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EDAS-24GN6数据采集器对策克台井下宽频带地震计GL-S120B进行正弦标定的过程中产生的响应波形限幅问题,分析了数据采集器-地震计这一系统的标定过程及原理,结合GL-S120B的幅频响应特征,推导出正弦标定频点参数中的频率f、衰减因子λ与标定响应波形限幅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在GL-S120B平坦响应频带内,为避免出现标定波形响应限幅,频率f与衰减因子λ的乘积应至少大于限幅下限50.93;而在其衰减响应频带内,由于地震计电压灵敏度的衰减,频率f与衰减因子λ的乘积最小取值也相应减小。据此,对衰减因子λ进行校正,并再次对GL-S120B进行正弦标定。标定及计算结果显示:标定波形未限幅,GL-S120B三分向幅频响应特征较为一致;灵敏度对出厂值的变化率保持在5%范围内。本研究结论可为采用EDAS-24GN6和GL-S120B地震观测系统的台站进行正弦波标定提供频点参数,并为其他台站解决正弦标定波形限幅问题提供分析依据。

    • 小流量、低水头观测泉脱-集气装置改造实验研究——以延庆松山泉气氡为例

      2021, 37(3):728-736.

      摘要 (505) HTML (275) PDF 3.58 M (7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小流量、低水头观测泉使用常规脱-集气装置,达不到观测气量的要求,会直接影响化学气体观测质量。本文以松山观测泉为研究对象,结合台站观测条件,通过技术改造和实验研究,制作了恒流溅落式脱-集气装置,对气氡观测结果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获得了完整的年动态变化曲线。观测结果表明,该脱-集装置能够较好地解决小流量、低水头观测泉存在的流量、气量、水量不稳定的问题,使气氡观测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为全国其他小流量、低水头观测泉脱-集气装置的技术改进提供了范例。

    • >地震快讯
    • 2021年美国阿拉斯加半岛MW8.2地震震源特征分析

      2021, 37(3):737-744.

      摘要 (446) HTML (405) PDF 4.74 M (8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远场地震波资料和有限断层反演方法获得2021年7月29日6时15分(UTC)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MW8.2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模型,探讨此次地震发生的动力学背景。破裂过程反演的结果显示这次地震的滑动量分布比较集中,破裂长度约为160km,地震主体破裂发生在20~40km深度范围内,破裂由深部向浅部发展,表明此次地震释放了俯冲带浅部的应变能,破裂持续时间近120s,破裂面上最大滑移量达5m。此外,主震破裂区域中的余震分布较小,大部分余震发生在主震南部,出现这种现象表明震源区的破裂较为彻底并触发了俯冲带浅部位置的地震,本次地震的有限断层反演结果和余震分布均显示破裂向东发展,但未破裂至震中以西的舒马金空区,表明舒马金空区东部的地震危险性仍然存在。

    • >述评
    • 2021年3—5月全球火山活动简报

      2021, 37(3):745-748.

      摘要 (489) HTML (521) PDF 1.52 M (7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地震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